第一百七十八章:归国
少尉站在码头上看着早就已经远离港口的那一艘客轮叹了口气道:
“前辈同志,你最好在回去之后好好和上级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这次会空手而归,要不然我们两个就要脱下身上这一身制服了。”说完少尉拍了拍弗兰克的肩膀走回了车队,伸手在头顶上画了个圆圈,示意车队返回。
客轮依然在海上航行了将近四五天之后才真正进入俄罗斯帝国管辖的海域,波罗的海,在此期间还通过了丹麦海峡,好在,在这些国家不会再出现刁难俄国人的情况。
这些北欧国家和丹麦大多与俄国人无冤无仇,唯一一个能扯上关系的也就是芬兰人。
芬兰作为之前俄罗斯帝国以前的固有领土,自从独立之后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俄罗斯帝国什么时候会再次宣称让他们重新回归帝国,尤其是在沙皇重新上台之后,这种情况与日俱增。
芬兰国王弗里德里希·卡尔·冯·黑森·卡塞尔于1918年10月9日被芬兰议会选为芬兰国王,而他的儿子沃尔夫冈王子于1919年成为芬兰未来的王储。
他刚刚统治芬兰的时候芬兰正从毁灭性的内战中恢复过来。而他与民族联合党一道,主持整个芬兰王国的事务。不同于英国王室,芬兰国王虽然是议会推选出来的,但是他在本质上是有实权的,不像那个英国王室只是有一个空架子而已。
但这其实也是不准确的,英国王室在流落到加拿大自治领之后权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至少国王很多的话语,真的开始能够左右议会和政府的决策了,这就已经违反了当年王室和资产阶级签订的条约。
不过在这即将亡国灭种的时刻,国民们还是更愿意相信他们崇高的国王,而不是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政客,所以说这个结果也是普通人民、资产阶级复国派、王室互相妥协和放任的一种结果。
然而,这位拥有德国血统的芬兰国王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成为德国在芬兰影响力的象征。
尽管他尽了最大的努力维护自己的地位。但他在重建芬兰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声望,已在民族联合党的忠诚者之外逐渐减弱。
据俄罗斯情报部门的调查,在很多其它芬兰党派中都已经提出了,选择一个属于芬兰人自己的国王的口号,这是最符合俄罗斯利益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俄国还巴不得出钱赞助这些反对派的政治斗争呢。
只要德国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小,那么俄国就可以在未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染指北欧,恢复当年俄罗斯帝国的荣耀,虽然在之前的协约之中德国人强迫沙皇放弃了芬兰大公的称号。
进入波罗的海之后,一下子就安全了许多,就连船长都下令让海船放慢速度,慢慢地驶向此次旅程地终点,圣彼得堡。
看着海上经过船只上飘扬地俄罗斯国旗,李察心中的自豪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这种感觉只有自己的祖国才能给予自己。
随着逐渐靠近圣彼得堡港口,身边的船只也越来越多起来,在内战结束之后这座伟大的城市就重新开始运转,这里的市民也秉承着自古以来的勤劳精神,完成着对废墟的重建。
不过在战争结束之后,李察曾经来到过这座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不得不说德国人真是狠,拉过来那些先进的大炮恨不得将着整个城市直接夷平,不愧是请来的支援,根本就不在乎重建需要的时间和平民的伤亡。
可能他们就希望增加俄国人恢复的时间吧。
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俄罗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
1703年5月27日,于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后扩建为城;至此,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
1712年,俄罗斯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定都200多年,直到1914年,这一时期一直叫圣彼得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