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陆闲就跪在地上唱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官员吓了一跳,随即反应过来,立刻跟着振声高呼。陆曜连忙请起诸位,陆闲急吼吼站起来,行了一礼,说了两句场面话,转身就往外跑去。
“这……三殿下这么急着是做什么去?”
“还想不明白么?急着去找霍青时呀!”
“为什么?”
“这还不知道?这遗诏是霍青时送来的!若不是他今天送来遗诏,谁能知道之前先皇就已经将遗诏立好?若是他将遗诏私藏,今日这皇位,谁坐,还真不一定呢!”
“就是说啊。而且这霍青时若是想借此巴结二殿下,自然会亲自来送,买一个好,可是他托人来送,还送上了请辞奏章,想必是当真不打算掺和这些事了。这个时候,他恐怕已经屁股一拍,走人了!”
“唉,你们说,霍青时和三殿下这么多年的交情,若是三殿下登基,他好处大有啊!为什么还要把这一个没有人知道的遗诏拿出来呢?若不拿出来,就是烧了毁了,又有谁知道呢?”
“霍青时一向为人正直不阿,想必是不愿意做如此龌龊之事侮辱自己吧。他早年成器,却从未想过要做官,之后进入官场,也是一步一步被逼进来得。唉。着实可怜。”
这些人议论纷纷,说话声音不大不小,陆曜总归是习武之人,听力不错,自然是听了个八九不离十。他皱着眉头望着陆闲跑去的方向,心中没来由地有些惴惴不安。
听这些大臣的意思是,霍青时这是要走?他刚坐上这个位子,正是用人之际,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霍青时。就算自己没有陆闲面子大,可好歹也是出生入死的交情,怎么地也能让他来从旁辅佐一番。
若是他真的走了……陆曜眼帘微垂,脸上的泪痕渐渐干涸,叹了口气,这才不去想这些琐碎。
……
陆闲飞奔回了三皇子殿,果然如他所料,霍青时已经不在这儿了。床铺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从容不迫地离开,早有预谋。
白其琛从外面跑进来,他一得知消息,就跑去霍家了,可是看到的只有回家的霍青玉等人,并不见霍青时。就连他们也不知道霍青时是什么时候走的,更不知道霍青时为什么走,要去哪。
不过霍青时也不是完全不告而别,她留下了几封信,给了自己弟弟妹妹们一封,给了霍青野一封,给了白其琛和温渡一一封,还有一封,留给了陆闲。
陆闲皱着眉头接过信件来,忙不迭地拆开,越看心越凉。
果然不出他所料,霍青时什么都猜到了,一早就猜到了。
从一开始,陆闲要霍青时去封国偷所谓的天书之时,霍青时就猜到里面有诈。但是当时的霍青时并不知道,这里面竟然是这么大的一个坑。
天书不存在,或者说并不是如常人想象的一般是一,这一点,陆闲早霍青时很多就知道了。那时候,陆闲需要搅动这京城的海,而封国不受宠的太子,需要一个契机走出太子府,于是这两个人接轨了。
封国太子的眼疾是不是先天性的目盲,而是娘胎里中的毒。当年温圣手去医治的时候只能判断其毒,却不能根治,而当时还在温圣手身边做药童跟着学习的温渡一,却对此极其感兴趣,花了几年的时间将毒性和毒药的配方研究了出来,却因为条件的限制和封国太子中毒的时间久远而无法破解。
直到前几年,霍青时教会了温渡一使用化学实验器皿,教他提纯的方法和简单的化学公式,这才让温渡一茅塞顿开,研制出了解药。
陆闲用治疗目盲的解药,换来了封国太子这个盟友。然后封国太子利用常年监视自己的宋妃,将一个关于削减其余四国对封国的敌视程度的表皮,“不经意间”透露给了封国君主。封国君主起初却是为之所动,可是奈何这只是一个表皮,故而将这个计划交给文渊阁尚书来研究。
果然不出二人所料,文渊阁尚书立刻将这个表皮深化了内核,将其凝聚成一个可操作可执行的计划,也就是“取天书计划”,更甚的是,文渊阁尚书还将除掉宋妃的计划融入其中,更得了封国君主的支持。这个计划很快就拉开了帷幕。
这时候,陆闲假意声称需要天书,让霍青时亲自去取。其实一来是太过了解霍青时,知道霍青时见封国太子这么惨,一定不会坐视不理,他要将封国太子的需求顺理成章地交给霍青时去完成。所以封国太子第一次见霍青时,就认出了她,才没有叫护卫来,反而还帮她掩饰。
二来,陆闲需要将霍青时支出京城。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