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对外声称,说生的是个死胎,孩子没了,可今儿却生生被华卿一语道破。
仙人,真的是世外仙人,否则连他们杨家都不知晓的人,她是如何知晓的。
杨译气得指着杨怀就骂:“你这个孽子,你……你竟然欺上瞒下,谎称那孩子夭折了,你……”
“他不谎称,若如实禀告,杨家容得下那个面带胎记的孩子?”华卿反问,“在这名声大如命的晋国,就算他们夫妻留下这女婴,你们杨家焉能容下?”她语调平淡无波,“杨大郎,领路罢,我们接了那孩子就出都城。”
静月、锦瑟面面相窥。
明心只觉娘家人给她丢了面子,冷声道:“杨恪,将干粮递给我。”
这都叫什么事,居然自作主张,想塞一个郎君同行。
她是道姑,她不会应。
华卿更不愿与郎君同行。
杨恪提了两大包干粮,明心挽了个诀,他手里的干粮就像变戏法一般不见了。直瞧得杨译、杨谅兄弟连连瞪目,唯明心冷扫一眼:“杨怀,还不上马带路?”
“喏——”他如在梦中,迷迷糊糊地跨上马背,带着马车往前方官道而去,行了半个时辰,到了一个村庄,明心令静月同往。
不多时,杨怀与静月领来一个穿着乡下村女服饰的少女,生得又瘦又弱,除了一双眼睛还算灵动,从头到脚就没一点可取之处。
明心扫了一眼,不知是觉得丢了面子,还是心疼这孩子,当即就骂:“这也是杨家血脉,杨家几时还短缺了这几口吃食,真有十五岁,最多十二吧?”
杨怀大气不敢出,去接这孩子时,说了一大堆的好话,好在这孩子还算通情识理,只说不怨怪父母,若不是她长得吓人,也不会将她送到乡下庄子。
“姑母,当初送来时,我们可是许了不少银钱、布帛,何曾想到……别说是一个,便是十个顺娘都能养出来。待姑母走了,我再去找那人家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