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曾向道显住持请教,但由于修炼者甚少,对方也不清楚详情,于是他不得不拜访负责魂器相关事物的菩提院,并当面向菩提院住持请教,希望能查询过去修炼“传道者”的前辈们的心得笔记。
然而,最后得到的答复是“每个人的道不尽相同,别人的道未必是你的道,因此须寻找适合自己的传道之法,若听了他人的建议,容易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反而不利于灵格的演绎”。
几个前辈留下的笔记上也只有十个字——“多看看、多走走,自行摸索”。
徐胜严重怀疑这几位前辈根本是……诋毁前人终究不妥,不提也罢。
“再找几个世家验证一下,只要有一家的反应与曹家相同,且能有效提升演绎度,就可以大致将规律确认下来,不过这么一来,倒是可以应允曹家族长的请托,绕远路把济州南部的世家都拜访一遍。”
上午徐胜处理完两件匿名举报的冤案后,便打算像陈家那回一样趁早离开,免得引发冲突,谁料之前铁青着脸离开的曹家族长,居然又再度现身,并和颜悦色地请他们留下来享用午餐。
这等胜过翻书的变脸神功有些惊悚,唐徵明担心宴无好宴,很可能埋伏了五百名刀斧手,只等着摔杯为号,因此建议徐胜赶紧离开,但徐胜觉得曹家族长看起来没那么蠢,还是决定赴宴,看看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午宴上,曹清高度评价了徐胜的作为,认为能起到震慑众邪,肃正风气的作用,称赞他是一股洗刷济州江湖的清泉,是久旱百姓期待的及时雨,又感谢他帮忙清除了曹家的败类,揪出了漏网之鱼。
这幅场景若是被不知情者见了,只怕会以为徐胜是曹清亲自请来的干将,还是三顾茅庐的那种。
直到午宴即将撤席,众人头顶都冒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曹清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原来他刚出生不久的孙子即将过百日周岁,而他打算摆一场盛大的百日宴,邀请济州各个世家的盟友来参加,徐胜一行人若是顺路的话,不妨替他送一下请帖。
怎么说呢?
这番话若是翻译得直白一点,就是——
不演了,没错,老子就是要拖其他世家一起下水,不能只我曹家丢人,理由我都替你想好了,赶紧去吧,一定要狠狠折腾他们一番,不用给我面子。
当时徐胜不清楚对方是真的想拖人下水,还是另有盘算,并未答应,只说自己要考虑一下,结果还被对方挽留,住在了曹家在城中包下的客栈中。
如今双方目标一致,各取所需,倒是不妨顺水推舟,就此应下。
翌日,徐胜起了一大早,便听到院子里有拳脚演练的声音,进入一看,只见庄喆脚踏七星,双拳虎虎生风,招招重击,全无道家神气冲和之态。
其人重拳钻打,崩肘冲心,掠掌砍腹,扬掌作虚,而且不止于上身,下盘足腿相互配合,寻机跺、踢、蹬、踹,时而腾跃遥去,时而侧闪避身,可谓动如脱兔,攻势又疾又重,虽有煞气,却意在伏魔,刚猛卓然。
等到对方一套拳法打完,徐胜才出声道:“道长好兴致。”
庄喆如梦初醒,望了一眼四周,见没有别人,松了一口气,满怀歉意道:“罪过,一时兴起,沉浸其中,倒是忘了此举可能会扰人清梦。”
不等徐胜询问,他主动解释道:“昨夜忽生灵感,两门停滞多年的功法破了瓶颈,不免欢欣雀跃,技痒难耐,忘乎所以。”
“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说起来,此事还得多谢侠僧。”
庄喆恭恭敬敬向徐胜拜了一拜,而且不是拱手,而是双手合十,特示尊重。
徐胜心中打了个突,这都会被发现,莫非庄道长修行的灵格中有涉及占算、推断因果的灵能?
大意了啊!
庄喆接着道:“灵感不可能毫无由来,细思近日作为,必然是因为见侠僧义举,心绪激荡,乃得催生,当日贫道曾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果非虚言。”
他心中感慨万千,过去曾听人说只要跟在圣贤身边观摩,无须言谈请教,就能受益匪浅,当时他还不信,以为是古人夸张之言,现在才知道是自己肤浅无知。
一定是自己胸中潜藏的正义之心,被侠僧的正气诱发,作用于神智,这才萌发灵感,一举突破瓶颈。
肯定是这样,不然没法解释为何是两门功法同时突破,若说是平日厚积薄发之效,也顶多一门,哪有这般巧合,两门武功薄发的时机恰凑到一起。
徐胜闻言,松了一口气,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