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摇头:“可是儿臣觉得,一年之内,吐蕃必定要大举进兵大唐,无论是否和亲,都无法改变这个结果。”
??李世民狐疑起来:“是吗?理由在何处?”
??“没有理由。”陈正泰老老实实道:“这是根据儿臣的直觉下的定论。”
??这就有点不讲理的嫌疑了!
??李世民不由失笑:“看来你对和亲之策,颇有芥蒂。朕又何尝希望用和亲来巩固四夷呢?只是……倘若一个和亲,便可带来数十年的边镇安宁,亦无不可。”
??陈正泰却是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囤驻军马于夏州,防范这吐蕃人可能进兵的危险。”
??李世民沉默片刻,认真起来:“你有你的直觉,朕也有朕的直觉,松赞干布汗也是雄主,朕看他年幼登基,此后又诛杀仇敌,控制吐蕃,短短十年之间,便将吐蕃的疆土扩张了一倍有余。这样的人,是不会干愚蠢的事的。至于你所言的一年之内势必进兵,若只是你的直觉,朕怎么能轻信呢?”
??“不过……”李世民顿了顿,又道:“你既开了口,这顾虑还是要有的,有所防范也并无不妥,朕就命程咬金为夏州都督,命他在那里,厉兵秣马吧。”
??陈正泰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连忙道:“陛下圣明。”
??与李世民攀谈一番,陈正泰突然道:“陛下可知儿臣在西宁筑城?”
??李世民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朕既令你负责北方的邦交和边事,这筑城之事,朕不会过问。朕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既选择筑城,自然有你的道理。”
??李世民无论怎么说,也是一个守信的人,虽然在后世,有人说这位千古圣君阴险狡诈,甚至是虚伪,总是爱营造圣君的形象。
??可陈正泰一般认为,一个注意自己形象的人往往吃相都不太糟,若是遇到一个不在乎形象的,那才是见了鬼了。
??虽有李世民的信任,不过陈正泰还是想解释解释,于是道:“臣是在想,儿臣现在手头有一些小钱了,若是陛下喜欢,那西宁乃是水草丰美之处,陛下又爱骑马,何不在西宁建一座别宫呢?”
??“别宫……”李世民一愣。
??随即,李世民便怦然心动。
??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个景象。在一个绿油油的操场上,一座宫殿拔地而起,出了宫殿,便是牧场,骑着自己平日里驯养的许多骏马,驰骋在其中。
??“这……要费不少钱吧?”李世民口里是一副拒绝的样子,可说话之间,却又似乎带着几分期待。
??“儿臣想了想,理应也花费不了多少,我大唐有长安,有东都,有江都,这关外有个别宫,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至多……也就花费一百万贯而已,儿臣这些日子,确实挣了一些小钱,这钱不花,儿臣心里也难受的很,若是陛下恩准,儿臣这便继续提高西宁的建筑规格……到时候,陛下若是有闲,去西宁常住一些日子,岂不是好?而且……儿臣还想过,陛下虽是马上得来的天下,可是……往后这陛下的子孙们呢,他们常年深居宫中,哪里能领略这草原中的风光,又不能时刻骑乘快马,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长此以往,如何有雄心壮志,驾驭群臣呢?”
??其实陈正泰不过是给李世民找个借口罢了。
??这建立别宫,本就是自己享受的事,还哪里管得了子孙后代。
??不过陈正泰的话,倒是让李世民下意识的颔首点头:“不错,子孙们若无武德,不知骑射,如何磨砺心志呢?你这个建议很好,好的很,只是……宫中若是不出个十万八万贯,朕于心不安啊。”
??十万八万贯……
??陈正泰有点囧,甚至很想问句,你这修得起围墙吗?
??自然,陈正泰不能这样说的,于是干笑道:“陛下,这钱,儿臣全数出了,岂能让宫中出?只是……儿臣觉得,话还是得说清楚,这别宫修筑之后,自然是陛下的。只是这西宁城,陈家花费无数钱财建造,按照陛下此前的约定,是否……还属于陈家?”
??李世民此时大喜,他当然清楚陈正泰的意思。也不能一直让陈家吃亏吧,这关外之地,迁徙陈家出关,乃是既定的方略,现在修了别宫,总不能最后连这西宁,也收回去。
??于是李世民道:“这西宁依旧归属陈氏便是了,朕当初是有言在先的,岂可食言而肥呢?何况……这本是陈氏花了钱,自吐蕃人的手里买的土地。”
??陈正泰便喜滋滋的道:“普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