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唐朝贵公子 > 第三百九十六章:要发大财了(大章送到)

第三百九十六章:要发大财了(大章送到)

,这也就可以理解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其实他也早就想到了这一层可能了。

那大理寺卿孙伏伽则道:“大理寺治刑狱,本就负责审核案件,此案拖了这么久,许多证据也都摆在了台面上,臣看扬州按察使和刺史送上来的证据,没有什么问题。当然,臣以为,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请那淮南按察使与扬州刺史来长安,既然此案还有疑窦,那么索性让此二人当着陛下的面,说个清楚,讲个明白。”

李世民听到此,觉得孙伏伽所言有理,于是便道:“既如此,令他们的佐官暂时代替他们,令二人立即来长安觐见吧。”

议论完了此事,李世民觉得,只怕也只有当面询问,方才可能有效果了!

于是他便没有继续多问下去,却又想起什么事来,便看着陈正泰道:“朕听闻朔方至长安的木轨,已修通了?”

“是。”陈正泰应了。

此时,其实他的心里还惦记着娄师德呢,这娄师德乃是他所举荐的,现在满朝文武都知道娄师德乃是他陈正泰的人,陈正泰可以相信娄师德贪赃枉法,可是若说此人投奔了高句丽和百济人,他却是万万不相信的。

不过李世民显然还是觉得谨慎,应当等到扬州那边的人来了长安再说,陈正泰也就没有多口了。

此刻,便顺着李世民的话道:“是,上个月月底贯通的,当然,现在贯通的只是四条线,未来还要增加一些,不少车站,许多过往的客商已经人满为患了。”

李世民对于木轨很有印象,因而大喜道:“这岂不是塞外的‘运河’吗?有了这木轨,至少朔方一线,朝廷可以无忧了。”

陈正泰道:“现在大量的移民,在朔方和各处的站点附近开垦土地,放养牛马,想来不久之后,大量自草原里的肉食和皮毛便可通过木轨,源源不断的运至长安来。”

李世民对此,倒是乐见其成,总算这些日子来是有了一件好事了。

不过此时,他突然又想起了什么:“朕听闻,在颍州一带,开出一种土矿来,竟是卖出了十一万贯?”

这事,在新闻报中是有记载的。

颍州发现了瓷土矿,很快便有不少商贾前去相互竞价,最后好像是崔氏买走了,花费了十一万贯钱。

十一万贯,绝对不是小数目,即便是崔家,那也是要伤筋动骨的。

只是新闻报中,报道有些浮夸,人们只记下了一个土矿,居然价值连城!

陈正泰却只能解释:“这是瓷土矿,用来生产瓷器的,陛下,这天下的陶土,数之不尽,因而人们都爱制陶,可如今制瓷技术一日千里,这瓷器比之陶器,不知精美了多少,深受百姓的喜爱,而且价格也比陶器要昂贵了不少,只是瓷土取来不易,现今而言,瓷土的矿都是凤毛麟角,如今受制于制瓷的,就是这瓷土,因而颍州发现了瓷土矿之后,不少商贾便纷纷竞价,谁若是得了如此的大矿,只要将窑口建了起来,便可源源不断的制瓷,未来自然有利可图。”

李世民心里不禁想,无论是什么土,终究从前也只是土而已,哪里想到,这土卖出这样的高价!

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地上的土若都能卖,朕能用金子将这太极宫给堆满了。

“不过……”陈正泰却是突的咳嗽一声道:“不过昨日,臣又得知了一个消息。”

就在君臣们心里感慨着连土都能如此值钱的时候,陈正泰继续道:“关中……又发现了一个瓷土矿,规模还不小呢。”

李世民:“……”

房玄龄等人面面相觑。

“现如今……”陈正泰道:“等消息一公布,只怕又要有人去竞价了。”

这不是逗人玩吗?

李世民等人一时无语。

房玄龄苦笑道:“老夫倒是听说,颍州的瓷土矿,乃是崔氏所买,他们花了十一万贯,这还不算,矿买了下来,还需招募大量的人力去开采,还需雇佣大量的匠人建了窑口,烧制瓷器,所以此后……花费也是不小,单单这人力还有其他的费用,只怕又需要几万贯了。陈驸马……现在关中又发现瓷土矿,崔家花费了这么多钱……那岂不是……”

陈正泰呵呵一笑,崔家花的钱是有点多,当然,若是没有其他矿的发现,其实崔家还是有利可图的,毕竟……天下绝大多数的瓷土矿都在崔家手里,这使崔家几乎形成了垄断地位,这辈子都可以躺着挣钱,花了十几万贯,不算什么。

可坑就坑在,现在又发现了大矿,一旦这个矿,落入别的商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